当东鹏瓷砖携手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推出国潮岩板,当三棵树涂料联合故宫文创打造"宫匠"系列艺术漆,建材行业正掀起一场颠覆传统的跨界革命。在流量成本高企、消费者注意力稀缺的当下,传统建材品牌通过与IP的化学反应,成功打破行业"低关注度"魔咒,将冰冷的水泥瓷砖转化为社交媒体热议的文化符号。这场跨界狂欢的背后,是品牌对Z世代消费心理的精准洞察,更是对存量市场竞争的破局突围。
一、跨界联名:建材行业的流量密码觉醒
在消费升级与审美迭代并行的时代,年轻群体对家居空间的期待早已超越功能需求,转向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。建材品牌与IP的联名,本质是借势文化母体实现品牌人格化转型。敦煌研究院联名立邦漆推出的"飞天色卡",将千年壁画色彩融入现代墙面美学;大自然地板携手《国家宝藏》打造的青铜纹样强化地板,让文物图腾在脚下重生。这些案例揭示:当建材遇见IP,物理空间便成为文化叙事的载体,产品本身即成为社交货币。
流量获取的逻辑正在发生质变。过往建材品牌依赖线下门店导流,如今通过IP联名可实现跨圈层传播。据统计,东鹏×《只此青绿》联名款上市首月,相关话题在抖音播放量突破2.3亿次,小红书笔记超5万篇,直接带动线下门店客流量增长40%。这种"线上种草-线下体验"的闭环,正是IP赋能带来的流量裂变效应。
二、破界出圈的三大核心策略
精准的IP匹配是成功基石。选择IP需考量三个维度:调性契合度、受众重叠度、文化厚度。简一瓷砖与《千里江山图》的联名,既契合大理石瓷砖的天然纹理特质,又精准触达新中产文化消费需求;多乐士与LINE FRIENDS的合作,则通过萌趣IP吸引年轻租房群体,实现从装修主材到生活方式的价值延伸。
内容共创能力决定传播深度。成功的跨界不是简单贴标,而是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。TATA木门与《梦华录》联名时,在门店复刻宋代茶肆空间,消费者可体验"一樘门开启千年风雅"的穿越感;蒙娜丽莎瓷砖联合三星堆博物馆推出"青铜时代"系列,将文物纹样转化为瓷砖肌理,并开发AR扫图解锁考古盲盒互动,使产品成为文化体验入口。
场景化营销激活传播势能。联名产品需植入真实消费场景。欧神诺瓷砖与《这!就是街舞》合作时,将选手签名融入瓷砖纹理,打造街舞主题空间解决方案,在综艺场景中自然露出;圣象地板联合B站打造"二次元家居实验室",用动漫IP定制地板设计教程,构建UGC内容生态。
三、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沉淀的进阶之路
当跨界联名成为常规操作,挑战也随之而来。部分品牌陷入"为联名而联名"的误区,忽视IP与品牌基因的契合度。某涂料品牌与网红奶茶的跨界就因场景割裂遭遇滑铁卢,暴露出流量思维主导下的策略短视。真正的破局之道,在于构建长线IP运营能力。
三棵树与故宫文创的持续合作提供范本:从表面纹样移植到深度文化共创,开发"宫御"系列环保涂料,将宫廷建筑智慧转化为现代环保技术,实现文化价值与产品力的双重赋能。这种"文化IP+科技研发"的深度融合,使联名产品获得27%的溢价空间。
未来,建材品牌的IP战争将升级为生态竞争。元宇宙技术催生虚拟空间联名,NFT数字藏品拓展营销边界,AI定制化设计实现"一人一IP"的个性化生产。箭牌卫浴已推出用户可自主上传IP形象定制智能马桶的服务,开启C2B跨界新模式。
在这场跨界狂潮中,建材品牌正经历从"材料供应商"到"生活美学构建者"的身份蜕变。当90后成为家装消费主力,当国潮、二次元、元宇宙持续重构文化语境,那些能将IP势能转化为品牌文化资产的玩家,终将在流量红海中开辟价值蓝海。毕竟,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能引发情感共鸣的瓷砖,远比普通瓷砖多一分被选择的理由。